甲状腺癌可分类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分化型甲状腺癌又可以分类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前两者合计占全部甲状腺癌 90 % 以上,甲状腺髓样癌占约 5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约 3 %。
甲状腺癌早期不会有明显的表现,常以无痛性颈部肿块或结节而就诊。但随着甲状腺的增大,可能会引起声音改变、脖子和喉部疼痛、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还可能伴有面容潮红、心动过速及顽固性腹泻等表现。当肿瘤转移时,可能出现一系列人体其他系统的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咳嗽、咯血、胸痛、腹痛、黄疸、骨痛等。
现今甲状腺癌的发病病因仍未完全清楚。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或预警症状包括:
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碘的过量摄入可能与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癌有关,但是并不能证实两者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目前一般不要求甲状腺癌病人限制碘摄入。
对于其他甲状腺疾病的发病,虽然碘摄入量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有关,但日常生活中,饮食均衡的健康人,合理用碘盐,不必过于担心碘的摄入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发现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基因有关,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甲状腺癌(如甲状腺髓样癌),有一定的遗传性。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里面长了肿块,是甲状腺疾病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疾病。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只有约 5~15% 是恶性为甲状腺癌,排除了甲状腺癌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
甲状腺的筛查主要依据既往病史、家族史、射线暴露史、甲状腺触诊、甲状腺功能作为初步危险因素评估,对于高危患者进行颈部彩超筛查。
甲状腺癌的确诊有赖于病理(特别是术后病理检验)证据,术前诊断主要依据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或者是粗针穿刺。不过,甲状腺细针穿刺仍存在一定几率与术后病理不符,不是诊断的金标准。
甲状腺细针穿刺全称为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通过较细针头对甲状腺组织穿刺,吸取病灶部位部分细胞后进行病理检查的检查手法。通常进行细针穿刺需要在影像技术(如:超声等)引导下进行。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报告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取出细胞进行形态的描述,另一部分进行恶性风险的评估。
恶性风险评估分为 5 级:
1 级为良性病变;
2 级为非典型病变或滤泡性病变;
3 级为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
4 级为可疑恶性肿瘤;
5 级为恶性肿瘤。
其中,1~3 级为良性倾向,4~5 级为恶性倾向。
所有甲状腺癌一旦确诊均推荐手术切除。通过手术,不仅能清楚原发病灶,还可以准确判断癌症的组织类型和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情况,对未来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甲状腺手术主要分两类:
现在为了预防甲状腺癌的复发,多采取前一种手术方式。
由于手术导致大部分甲状腺切除,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所以一般都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另外,手术后若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低,还需要补钙。
甲状腺术后常见后遗症有:声音嘶哑、说话困难、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出血、感染、气管 / 食管损伤等。
对于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不敏感,可用于晚期患者由于对其他治疗均不敏感的姑息治疗,而甲状腺髓样癌对靶向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碘 131 是元素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能够发射辐射射线,杀死细胞。由于甲状腺是身体内对碘吸收率最高的器官,分化型甲状腺癌同样具有碘的高摄取率。身体其他部位基本不利用和吸收碘,因此,碘 131 被甲状腺摄取后可以快速精准靶向杀灭甲状腺内及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是分化型甲状腺癌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手术后进行碘 131 治疗,可以破坏残留的微小肿瘤灶,治疗远处转移灶。同时,还可对以后进行全身碘扫描增加敏感度。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要长期接受甲状腺激素抑制 TSH 治疗。目的是为了满足机体对甲状腺素的生理需求,同时可疑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大多数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而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越早进行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
手术后(至少 5 年内),3 ~ 6 月应当进行 1 次血清 TSH 和 Tg 的检测,必要时可定期行 B 超或者 CT( MRI )检查,亦可行全身放射碘扫描追踪。
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多做运动,戒烟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除了定期体检外,学会甲状腺自检,也有利于早发现甲状腺的异常。
站在镜子前,把脖子稍微抬高,后仰,让脖子可以充分展现在镜子前。还可以将一侧手放到脖子后面,托住脖子帮助后仰,或者背靠墙壁。对着镜子,看看甲状腺的位置是否有肿大,两侧是否对称、是否有一侧偏大的情况。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头并拢,从脖子中间沿着两侧,从上到下轻轻触摸,看有无结节、肿大。然后做咽口水的动作,感受下脖子哪个部位会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活动。找准位置后,对着镜子,看这个位置附近是否有肿块会随着吞咽的动作一上一下移动。再摸一摸甲状腺对应在脖子上的位置,看看能不能摸到硬硬的小结节,或者软软的小鼓包、小肿块。发现异常,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电话:400-6788-511
邮箱:brand@guokang.com